李君夏 曾任职警队神秘 - 名人 - 91文库
首页 > 名人

李君夏 曾任职警队神秘

时间:2017-05-19 21:58:13    来源:91文库

  2017年1月23日晚上8时许,香港前警务处处长李君夏在家中晕倒后陷入昏迷,经送医抢救后无效而逝世,享年79岁。

  李君夏籍贯广东新会七堡,在香港警队任职期间创下了多个华人第一的记录。

  

  李君夏出生于1937年,曾就读于英皇学院。1957年一次成功考取了香港警队,之后仕途平步青云。

  1969年4月升任为警司,1978年升任为总警司。1979年升任为警务处助理处长,1984年升任为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1985年升任为警务处副处长。

  1989年12月英国人处长颜理国(RaymonHarry Anning)退休后,李君夏升任警务处处长,成为首位出任此职的华人警务处长。

  香港的警务处长,又被称为“一哥”,这来自一个典故。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警务处发放香港机动车牌照时,将1号车牌留归警务处处长使用,这个车牌沿用至今。从那时起,所有的警务处处长都有一个共用的名字:一哥。

  虽然只是一个“处长”,但“一哥”领导3万人,包括警察队伍、辅助警察、警界文职人员,“一哥”也可以说是特区政府里最大的处长。警务处虽然隶属于特区政府保安局,但根据香港基本法,警务处处长一职被列为特区政府主要官员,须经特区行政长官提名,由国务院任命,并在宪报中公布。

  港英政府对“一哥”非常重视,之前该职位一直由英国人出任,直到1989年才有了第一位华人“一哥”李君夏。

  关于这位“一哥”的争议事件:

  (一)拒绝拍卖1号车牌

  1973年开始,香港政府将原本由政府官员车辆使用的1至10号车牌作公开拍卖,香港因此也成全球首个实行车牌拍卖的城市。当然,“一哥”的“1”号车牌不做拍卖。1994年,英皇老板杨受成以1300万港元投得“9”号车牌,在当时1300万绝对是天价!

  但是在李君夏任职期间,香港政府曾讨论是否将1号车牌一并拍卖,但李君夏公然拒绝,称出售1号车牌有违警队传统,并且打击警队士气,因此他拒不拍卖1号车牌,一度成为全城热议话题。

  (二)住宅遭劫

  1990年9月在任期间,李君夏位于半山马己仙峡道的住宅遭匪徒入屋抢劫。李君夏获悉事件后立即通知下属到场调查,结果警方在短时间内破案并追回财物。多年后,传媒揭发当时警方动用线人到澳门赎回失物,抨击李君夏享有特权。

  (三)为李嘉诚建立保镖队惹争议:

  1996年5月,李嘉诚长子被“贼王”张子强绑架。但李嘉诚顶着压力先拖住张子强,然后给他的老朋友,已退休的香港警务处长李君夏打电话征求意见,据称他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他问李嘉诚“你缺钱还是缺儿子?如果你公事公办的问我,我是退休的香港警务处长,你就打999报案。如果你是以私人身份问我,我告诉你破财免灾,儿子最重要”。李嘉诚听取意见用巨额赎金换回儿子后,原本不重视安保的他也开始高度警惕并邀请李君夏为其组建保镖团队。

  香港称,李君夏当年退休前休假期间,已经加入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任职保安顾问,并组建了一家提供高端保镖服务的公司。其全部成员来自香港警方的政要保护小组(俗称G4特工的专业保镖团队)。李君夏这一做法一度引起争议,香港公务员事务科还对此展开调查,香港政府也因此收紧规定,要求首长级公务员在退休后头两年从事有薪工作时,必须事先知会政府。

  有消息称,李君夏其后从警队保护要人组(G4)挖走一名外籍警司、两名外籍督察,同时还雇佣了不少退役的廓尔喀兵,成立香港最具规模的保镖队伍。他认为廓尔喀人勤劳勇敢,体魄强健,并且他们听不懂广东话因此不会泄露商业机密,是保镖的不二人选。廓尔喀是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和印度境内。即便后来英国撤离了该地区,仍然每年从当地招募上千名青年加入英军,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廓尔喀雇佣兵。

  看守中共间谍曾昭科:

  2014年12月18日,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在广州病逝,之后的告别仪式上,很多我国高层领导送花圈以示哀思,此举引发了诸多香港记者乃至国际舆论的关注。

  这位老人就是曾昭科,上世纪60年代香港警方华人第一高官,担任过港督葛量洪的贴身护卫。1961年,香港警察的情报部门政治部发现,这个警界之星的真实身份是一名中共地下党。曾昭科多年来顶着巨大的风险在香港警队扶摇直上,对国家的贡献和在情报工作中取得的成就非同寻常。经过审讯后,曾昭科被遣送回了内地,之后在广州暨南大学任英语老师。

  李君夏当时就是政治部官员中的典范,而且有意思的是,李君夏正是当年政治部负责看守曾昭科的两名警员之一。

  神秘的“政治部”:

  电影《寒战2》中,1995年香港警队的“政治部解散”事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剧情细节。在港英时代,香港警察“政治部”是个极为重要却被人刻意很少提及的神秘部门。

  

  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政治部拘留在香港从事间谍活动或者意图推翻英国殖民地政府管治的政治犯的地方

  政治部隶属于皇家香港警务处刑事部,由6名宪委级所组成,下设情报部和保安部,两部下设行政、行动、情报及支援4分部。虽然架构上隶属于皇家香港警务处刑事部,实际上该部门由英国军情五处(MI5)第二处指挥,主要责任为反间谍及收集情报等多类特殊任务,是个不折不扣的情报机构。

  李君夏曾经就职于政治部,在香港从事反间谍和内部保安工作,期间远赴英国情报机关受训。这可以从李君夏的好友,前香港警队总督察李耀辉的忆述可知。李耀辉在获知李君夏逝世消息后,回忆道当年一班警官获派到英国深造,每次放假都会消遣减压,“有一次,李sir说带我到一处地方,带我参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可见他为人几端正”。这些被派去英国深造的警察,很可能就是当年政治部的特工们。

  1996年,关于政治部在香港活动的所有档案都被运回英国外乡封存,而政治部人员身份和档案音信也一起被英国带走。曾经参与过情报活动的政治部警员,大部分都转换身份并移民到了英国及其他英联邦国家。

  退休后,拾起往昔旧爱:

  李君夏退休后醉心钻研古董及古玉,不时在荷李活道古董店铺一带出现,已成“熟客仔”。

  据报道,73岁的李君夏,有三十多年研究古玉的经验,有千年以上历史的远古玉器更是他的心头好。

  之前他在荷李活道一间古董店铺打量,同几个好友排排坐赏古玉,边看边交流心得。他两手各拿着一件玉器,左抓抓,右摸摸,看得全神贯注,在那足足三个小时,后又去了两间店铺。其中一间古董店铺老板娘,与李君夏相识二十多年,大赞他“大好人”,从来没有架子,大家很喜欢。

  友人李耀辉对李君夏的评价

  退休香港警队总督察、现为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表示,与李君夏既是同学亦是警队同袍。李君夏是他在伊利沙伯中学的学长,后来双方都加入警队。

  李耀辉说印象最深的是李sir充满正义感,因其执法不阿,连外籍警官都惧怕他三分,“他查案做事,秉公执法,刚正不阿。英国人唯一惧怕的华人警官就是他。他能成为首任华人一哥,有其理由”

最新消息

Copyright © 新软返回顶部